信息化监理在中国正在被逐渐地接受和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中,2003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家初步完成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战略布局,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加速推进,其中综合信息化水平指数提高了30%以上,各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也已进入了全面启动阶段。
信息化建设持续发展
在政府IT投资市场,2003年的投资规模达到了345亿元,相比2002年增长了15%,呈现出强烈的上升势头,政府对于电子政务的应用也从局部应用、网络化,向着服务电子化、互联互通、协同应用发展。目前全国已建成3000多个政府网站,70%以上的地市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同时与电子政务相关的信息安全、电子签章、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等市场也活跃起来,受到业内人士的普遍关注。众多媒体纷纷将2003年称为“中国电子政务年”。
监理渐成亮点
伴随着信息化建设如火如荼的发展,一个新兴领域在这一年逐渐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那就是信息化监理。2003年,在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的推动下,通过第三方咨询与监理的参与,规范企业IT应用模式,成为大多数企业的选择。信息化监理在中国正在被逐渐地接受和应用,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像建筑工程需要监理一样,信息化建设要成功实施,也必须实行第三方监理制度。2003年的IT市场,信息化监理逐渐升温,已经成为了信息化领域另一个发展前景光明的市场。
从监理标准的制定到监理法规的出台,从监理企业资质认证到监理人员的培养,目前的信息化工程监理正在由“自发”到“自觉”,从“试点”到“推广”,一步步走向成熟。2003年8月1日,北京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正式开始执行《北京市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管理办法(试行)》,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及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做了明确的规定,加强了对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系统工程的质量保障,对信息化监理起到了进一步规范的作用。
试水监理业
然而信息化工程所固有的知识高度密集、显现度低、可操作性差等特点,决定了信息化监理无法进行现场监控,很容易导致“监理黑洞”的出现,给政府和企业造成损失。
2003年11月,“2003中国信息化工程监理论坛”在北京召开,相关政府部门领导、业界专家及信息化工程监理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监理体制正式被提上了议程。而在业界,相关企业也正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着信息化监理向着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同月,由北京万维易化系统软件开发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精研软件工程监理平台”在北京市政府信息中心承担的国家863重点建设项目——“北京市电子政务试点示范工程”项目中得到成功应用。该平台融入了先进的软件工程管理理念,在北京市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解决了以往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甲方无法亲临建设现场,双方难于实时沟通、协调等问题,为“信息化监理”提供了借鉴经验。
走向规范化
2003年已经过去。展望2004年,各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形势将会如何?一度火热的电子政务建设又将是何等景象?有专家认为,制造业、电力、银行、交通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投入都将有大规模的提升,同时硬件投资比例将继续下降,软件和服务投资比例进一步提升。而专门针对业内进行的调查显示,2004年电子政务的形势乐观,将逐渐步入整合应用时代。在接受调查的二十几家国家重点部委中,45%的部委局信息化投资金额在数亿元到数十亿元规模之间;20%的信息化投资金额在千万元到数千万元规模之间。全国电子政务投资市场将达到400亿元左右。
而随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将进一步完善,而规范化、科学化的信息化监理也将随之成为大部分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时的必选。其中,可视化、平台化的监理模式因其自身的优势,能够切实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必将成为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处于上升趋势的信息化监理市场也将一步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并逐渐形成一个成熟和完善的市场,在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