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T服务市场去年收入增至37.3亿美元,但该市场中有部分投入不仅没有为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反而拖了后腿。IDC中国首席分析师谢亦冰日前指出,中国IT服务市场暗藏三大陷阱。
IDC在其最新一份报告《中国IT服务市场2004-2008年预测与分析》中显示,2003年中国IT服务市场获得高达22.7%的增长,预计到2008年市场总容量将近112亿美元。但巨大的市场不一定能产生巨大的市场价值。谢亦冰认为,三大陷阱极有可能导致继IT硬件泡沫、网络泡沫之后,出现服务泡沫。
陷阱一:系统集成的迷宫。早期大量、盲目的硬件投入,在企业IT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个“硬件孤岛”甚至硬件垃圾。系统集成可以让这些硬件垃圾相互协同工作,于是系统集成服务大行其道。但是,以IT系统运行为目的的系统集成,正在将大量企业带入新的孤岛———“系统孤岛”,形成庞大的“垃圾系统”,不仅无法支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反而成为企业沉重的成本包袱。破解“系统集成迷宫”,要靠“总体解决方案”,把整个商业运作流程看成是一个大系统。
陷阱二:IT部门的繁荣。随着企业IT设备投入的扩大,不少企业开始建立日渐庞大的IT部门,“服务”于系统的维护。
由于缺乏经验,企业往往成为IT部门技术人员的试验田。谢亦冰建议,企业用户应该将IT业务提升到战略高度进行统筹,整合利用和协调各种外部资源,为企业的整体战略服务。
陷阱三:“国际标准”通行证。目前中国IT服务市场的领头羊多是国际厂商,这反映出中国用户对“国际标准”服务的认同。谢亦冰指出,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模式其实从来没有标准件,国际大企业的流程化,碰到中国企业的复杂性,价值也会大打折扣。所以,以“国际标准”成功服务中国企业只能是神话。谢亦冰说,国际化标准实际上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标准,而不是最终答案,迷信“成功案例”,很有可能导致IT投资的失败。